乐理普及
因此,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,它还是常被称为“中国调式”或“民族调式”。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,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。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,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。
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
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,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。在多声部音乐中,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的配置。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,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,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,必须对和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,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。
在单声部音乐中,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,第4级或第5级音。第1级是主音。最为稳定。第4、第5级与主音成四、五度关系,稳定性较差,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。
五声调式不仅需要歌唱家的天赋条件,还离不开长期培养、训练所造就的演唱技术。而五声调式作为美声唱法的展示与代表,特别注重声乐技巧的表现力,常被作曲家、歌唱家、视作声乐技巧的最高境界。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,因此我们通常也称作“民族五声调式”。
清乐加入清角(4),变宫(7)
燕乐加入清角(4),闰(b7)
雅乐加入变徵(#4),变宫(7)
雅乐音阶
也称正声音阶,其按阶名顺序为:宫、商、角、变徵、徵、羽、变宫七声,若记成简谱,且以1(do)为宫音,则是123#4567;此音阶半音在#4和5、7和i之间。
清乐音阶
也称下徵调,其按阶名排列为:宫、商、角、清角、徵、羽、变宫,以宫音为1,记简谱,则1234567,可以看到其宫调音阶与自然大音阶相同。
燕乐音阶
也称清商调,其按阶名排列为:宫、商、角、清角、徵、羽、闰宫。简谱以宫音为1的宫调音阶:123456b7。
他们在旋法上都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骨架,偏音的地位和其名称一致。
他们的都源自先秦礼乐制度,天子诸侯贵族平民,礼乐区分之,同时又融入了地域和文化元素,然后在各朝各代开始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,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调式。其中
雅乐,始于西周初,主要用于天子朝贺,祭祀天地等,具有法律意义的至上正乐。
燕乐,始于隋唐,重艺术性,主要用于宫廷宴会助兴表演。同时也是汉字文化圈内其他国家的“雅乐”源头。
清乐,在晋代灭亡后,晋室宗族南迁后兴起。由汉代相和歌结合南方地域的吴声,西曲发展而来,主要讲述爱情故事。由于其内容非常“接地气”,清乐在士族和平民中流传甚广。
另外,相和歌又是在继承了先秦楚声和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是八百年楚国在文化上的延续,因此在南方汉族群体中有很强的影响力。
除了这五音外,民族音乐中也还使用fa、si、升fa、降si四个音,这四个音也叫:清角、变宫、变徵、闰,我们称之为偏音。
在C宫调式中,变宫为B、清角为F、变徵为升fa、闰为降B。
查看更多吉他教学视频:https://www.jitadaren.com/323.html
更多曲谱咨询欢迎锁定达人网:https://www.jitadaren.com/